0

探索乾隆的真实身世和出生地,为什么有人说他并非雍正之子?

四十八史
2021/05/12 15:08

乾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二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乾隆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故事,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认为他并非雍正之子,而是一位汉人之后。这种说法属于无稽之谈吗?

爱新觉罗·乾隆,名为弘历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他本身雍正帝的第四个儿子,但是有人却认为,他是海宁一位姓陈人家的儿子,是汉人之后。就连金庸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也是这样描述的。金庸先生这样写并非空穴来风。因为,自清末以来,野史笔记和民间传说中确实都认为乾隆皇帝是海宁陈家陈阁老的儿子。

陈阁老,俗名陈世倌,生活在浙江海宁县。海宁县虽小,却因为在那里能够看到气势磅礴的海潮而闻名于世。陈世倌康熙年间入朝为官,与雍亲王一家常有往来。今天陈阁老的旧宅内保存一块九龙匾,据说是雍正亲笔书写的。

相传,雍亲王和陈阁老两家夫人同年同月同日分别生了一个孩子,雍亲王让陈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来的时候,陈家老小个个目瞪口呆,原本自家白胖的小子竟然变成了丫头。但陈家无可奈何,只能忍气吞声。那个换入皇宫的胖小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由于故事的主人公地位斐然,乃九五之尊。所以故事一出笼,乾隆是陈阁老儿子的传说就越传越广,风也无法追逐。民间甚至传说,乾隆登基后六下江南,有四次住在陈阁老家,目的就是探望亲生父母。

另外还有一本名为《清代外史》的书,作者是一位晚晴文人。他在书中写道:乾隆知道自己不是满族人,因此在宫中经常穿着汉服,还问身边的宠臣自己是否像汉人。历史上的乾隆确实经常穿汉服,现在故宫内还保存着不少乾隆帝身着汉服的画像,也许这便是引起传说的原因之一。

可是,许多人并不认可这种说法。在皇室族谱《玉牒》中可以发现,乾隆出生时,雍正的长子、次子虽然已经夭折,但第三个儿子已经8岁,且一个王妃3个月后又为他添了一个儿子。并且此时的雍正才34岁正值壮年,他怎会在已经有一个8岁的儿子,一个王妃即将临产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女儿换陈家的儿子?这种行为是解释不通的。

同时,还有学者们对传说中的海宁陈家进行了考证。海宁是浙江钱塘江边上的一个小县城。所谓的海宁陈家就是指陈世倌家。因为曾经入阁为官,所以被当地人称为陈阁老。陈家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皆仕途通达,多人官居高职,显赫一时。

至于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有四次到浙江的海宁,而且每次都住在陈家的私人花园?据考证,乾隆南巡到海宁,主要是视察耗资巨大的钱塘江海塘工程。海宁是一个偏僻小县,找不到比陈家花园更好的地方让皇帝住了。

再说,陈家花园离陈家住宅实际还有几里路远,乾隆在陈家花园住过四次,但对陈家子孙却一次也没有召见过,更谈不上“探望亲生父母”了。前面提到的那块九龙匾确有此物,但据专家考证,这块牌匾不是乾隆所写,而是康熙皇帝所写。

从记载中,我们也不乏看出,乾隆与陈世倌的关系其实并不是父子。据记载乾隆六年陈世倌升任内阁学士不久,就因为起草谕旨出错,被乾隆帝当众斥责“少才无能,实不称职”。如此言语,怎么看也不像父子吧。

此外,就连曾经写出《书剑恩仇录》的作者金庸先生也曾亲自说过,书中所谓的乾隆弟弟陈家洛这个人物是他杜撰的,乾隆皇帝是海宁陈家后人的书法站不住脚。这个问题到这里差不多就算结束了。可是为什么乾隆的真实身世和出生地,到现在还是个谜题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清朝皇室族谱《玉牒》,上面清清楚楚地记载着:“世宗宪皇帝(雍正)第四子高宗纯皇帝(乾隆),于康熙五十(1785年)辛卯八月十三日,由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凌柱之女诞生于雍和宫”。也就是说乾隆皇帝是由钮钴禄氏生于雍和宫,即原雍亲王的府邸。

乾隆也认为自己出生于雍和宫,他还曾多次暗示自己出生在雍和宫内。乾隆在《新正诣雍和宫礼佛即景志感》诗中说“到斯每忆我生初”。说明乾隆认为自己出生在雍和宫。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到雍和宫礼佛,又说“十二初龄才离此,今瞥眼七旬人”。诗中还标注“康熙六十一年始蒙皇祖养育宫中,雍正年间遂永居宫内”。说明乾隆帝认为自己是出生于雍和宫内的。

但是,奇怪的是,乾隆之子嘉庆皇帝并不认同其父的说法。在嘉庆皇帝为乾隆所写的贺寿词《万万寿节率王公大臣行庆贺礼恭纪》中也提到“康熙辛卯肇建山庄,皇父以是年诞生都福之庭。”也就是说,乾隆是在避暑山庄诞生的。

此外,乾隆朝官员、曾任避暑山庄总管的管世铭曾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庆善祥升华渚虹,降生犹忆旧时宫。年年讳日行香去,狮子园边感圣衷”。并注明“狮子园是皇帝降生之地,常于宪庙忌辰临驻”。也就是说,承德避暑山庄的狮子园才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真假美猴王”已经很难辨认了。如今现有史料就有更多种关于乾隆的真实身世和出生地,所以很难辨出其中真伪。

--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文控 - Guwenkong.com
古文控 - Guwenkong.com

Copyright © 48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十八史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2001862号-1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