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本是海商之家,开创者郑芝龙早年即以台湾为基地,亦商亦盗。后接受明朝招安,崇祯年间官至福建总兵,假借明朝政府的名义和力量铲除与之竞争的其他海盗、海商集团,成功垅断了东南沿海的贸易。明朝灭亡后,郑芝龙又因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称帝,权倾朝野。当清朝以「三省王爵」相诱,郑芝龙不顾长子郑成功的劝阻,背弃南明投降清政府。
可以说,作为台湾郑氏的开创者,郑芝龙一生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个人利益、海商集团利益,毫无「忠君爱国」之念,这是其亦商亦盗的海商本性决定的。郑成功作为郑芝龙长子,东南沿海最庞大的海商集团继承人,其成长路径原本应该与父亲一样,但已经成为明朝官员的郑芝龙为他安排了另一条路,习儒学以跻身明朝士大夫集团,由此改变了郑氏海商集团的命运。
明朝崇祯三年(1630),六岁的郑成功从日本回到福建泉州后即修习儒学,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就在父亲安排下迎娶泉州籍礼部侍郎董飏先侄女为妻。1644年,郑成功前往南京进入国子监就读,后又师从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按照这一路径,郑成功未来可能是一介世家公子,也可能是一位东林党人,但一切都因郑芝龙的降清改变。
清朝顺治三年(1646)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携所着儒巾蓝衫,赴文庙哭焚之,四拜先师,仰天曰:昔为孺子,今为孤臣,向背去留,各有作用,谨谢儒服,惟先师昭鉴之」,与前半生作别,从此走上抗清之路。同年,郑成功在金门招揽郑芝龙旧部起兵反清,誓言:「本藩乃明朝之臣子,缟素应然;实中兴之将佐,披肝无地!冀诸英杰,共伸大义。」
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郑成功经过多年抗清斗争,不仅威震闽粤,还重建了郑氏对东南沿海海上贸易的垅断地位。有感于地方频得频失,中兴明室遥遥无期,郑成功决定北伐南京以改变抗清局势。1657年,郑成功率军北上,攻克浙江台州后,因清军大举进攻闽安镇,担心金厦不保,不得不回师福建。次年,郑成功再次北伐,却在浙江舟山群岛大洋山附近遭遇颱风损失惨重,不得不又一次退兵。
1659年,郑成功再一次北伐,另一支抗清力量浙东张煌言部也出兵配合,双方共计十七万水陆大军围攻南京。「大江南北,无不争先献册上印,南及徽宁,西及九江,俱遥通款。禁中闻风思动,两浙人心惶惶,将吏坐观向背,满兵望风退缩,不敢争锋……报至北京,举朝震骇,诸王固山议出师,逡巡莫敢任。」郑成功在去南京途中也志得意满地赋诗一首,「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然而,在南京之战中,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郑成功,贻误战机,致使清军援兵齐至。郑成功遭遇他一生最惨重的失败,部卒只剩数万人,精锐大部丧失,十几员大将阵亡,「十年之功,毁于一旦」。从此郑成功再也没有能力对清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同时他也意识到「金、厦仅滨海二孤岛,安能郁郁久居此哉」,他开始为反清大业谋划出路,这个出路就是郑芝龙曾经盘踞之地,后被荷兰佔据的台湾。
郑成功派驻台湾的代表何斌称,「台湾沃野千里,霸王之区……且横绝大海,肆通外国……移诸镇兵士眷口其间,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而国可富、兵可犟,进攻退守,真足与满虏相抗衡也。」他将台湾地图献给郑成功,水路地势尽在图中。
1661年,郑成功亲率郑军主力两万五千人跨海进军台湾,经8个月浴血奋战收復台湾。荷兰人曾试图以「年年照例纳贡……送劳师银十万两」,换取继续佔据台湾,遭郑成功断然拒绝:「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随后,在郑成功的武力压迫下荷兰人投降,郑成功改台湾城为东都,並将郑军将士、官员家属迁居台湾,开始将抗清根据地由金厦移往台湾。
在武力抗清的同时,出于儒生的本能,郑成功还在其控制范围内大兴儒学。以经世致用改造程朱理学,在四书五经中尤为推崇《春秋》,犟调「春秋大义」,严「华夷之辨」,守君臣之义,注重民族气节。以儒家思想确立了反清復明的思想基础,可能也有以儒家大义改造郑氏海商集团的意图在内。还在厦门设立储贤馆以安置明朝遗臣、闽浙缙绅及儒生名流,设立育胄馆以教育阵亡将士后代。
郑成功抗清期间,清政府曾多次提出议和,试图招降都被郑成功以各种理由拒绝,甚至以郑芝龙性命相威胁也不能使郑成功屈服。就在郑成功收復台湾同年,清政府见招降郑成功无望,将郑芝龙及其子郑世恩、郑世荫等全家十一口诛杀。消息传到台湾,郑成功虽早有心理准备,仍悲痛不已,又念及为免遭清军凌辱而自杀的日本籍母亲田川氏,自此郁结于胸。
康熙元年(1662)四月,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杀于昆明,郑成功心中郁结终于爆发,于6月23日在台湾去世,年仅三十九岁。死前思及平生,哀嘆,「自国家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七年……忠孝两亏,死不瞑目!天乎天乎!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