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雍正辛苦干成了三件大事,为何乾隆上台后推翻

四十八史
2019/07/07 10:29

康熙帝清朝最雄才大略的帝王,康熙在位61年,外攘强敌,内修政治,奠定了大清王朝的疆域。然而,康熙晚年,九子夺嫡,康熙为了稳定朝局,对朝廷之上诸多问题进行妥协。雍正登基后,立即改革时弊,其中,雍正在3个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成就:第一、清缴户部亏空;第二、治理贪腐,第三、实施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虽然这3项大政在实施过程十分艰辛,但通过13年的努力,雍正朝官员清廉,国库充盈,雍正给乾隆留下一个殷实的家底。但乾隆登基后,立即将雍正的这些政绩全部推翻。

雍正皇帝(图片来自网络)

先说追缴户部亏空,康熙晚年,朝廷官员纷纷向户部借钱,蔚然成风。有些官员是因为“开销”太大,入不敷出,到户部借款。有的官员是跟风,反正户部借款又没有利息,看着别人借,所以也出手去借,导致户部亏空严重。朝廷打仗、赈灾等都需要银子,户部却拿不出钱来。雍正登基后不到一个月,立即命各级官吏偿还户部亏空,限期完成,否则抄家治罪,决不轻饶。虽然很多官员被逼得变卖祖产,但从国家层面来看,雍正不仅拿回了户部借出去的银子,还震慑了这种不正之风。

雍正皇帝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乾隆登基后,一改其父严厉的做法,立即下令:雍正十二年之前的亏空银子若还未偿还完毕的,一律豁免,若因为此事被下狱问罪的,全部释放,让那些欠钱的老赖躲过了法律的自裁。

关于政治贪腐,雍正时期,执法严苛,若有作奸犯科,贪污受贿之官员,大多被严厉惩治。即使如隆科多等权臣,也同样查办。最后形成“官不敢贪、民不敢贿”的局面。有人称,雍正时期,是清朝吏治最清明的时期,这一点笔者深表认同。然而,乾隆登基后不到半个月,就立即向大臣下谕,表明自己的施政原则,乾隆口谕曰:

治天下之道,贵得其中。故宽则纠之以猛,猛则济之以宽,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乾隆皇帝(图片来自网络)

乾隆放弃了雍正的“严”,而学习康熙的“宽”,天下官员纷纷松了一口气,随后,贪腐之风兴起,乾隆视而不见。到了乾隆中后期,乾隆发明了“议罪银”制度,可以用“罚款”的方式来抵消自己的罪过,官员们贪腐之风一发而不可收拾,直到清朝灭亡,贪腐问题一直都是清朝的大问题。

最后再说说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这项一项针对性极强的政策。在古代百姓要承担国家的税、赋、役,而官绅们却不用承担。雍正为了王朝的长远利益,强制让官绅阶级当差纳粮,其实并非一定要他们去当差,在当时,官绅们只要交税,用税银来兑买当差的任务就可以。但即使是这样,也触犯了士大夫们的利益,因此民间读书人对雍正多有负面的评价。

乾隆登基后,立即站在了士大夫的一边,乾隆颁布圣旨曰:

一切杂色徭役,则绅衿例应优免。

这样一来,雍正努力13年的“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政策,立即变成了一纸空文,被乾隆推翻。

雍正皇帝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实际上,雍正还有许多政策和决定,纷纷被乾隆推翻。例如,雍正对其兄弟胤禩胤禟、胤祉等人的处理,在乾隆时期,乾隆将这些叔伯们逐一平反,恢复宗籍和黄带子(象征皇族成员身份)。但为了怕别人说他违背雍正的意思,乾隆美其名曰:

当初办理此事,乃诸王大臣再三固请,实非皇考本意。

也就是说,乾隆对外称:当初雍正要将胤禩等人削去宗籍,并不是雍正的意思,而是其他王公大臣请求雍正这么做的。这么说既显得自己没有违背父亲的意思,又能避免雍正的刻薄。

笔者认为:康熙以仁治天下,雍正以严治天下。而乾隆则自诩“宽猛相济”,以至于乾隆推翻了雍正的诸多正确的政策,清朝从此走上下坡路。雍正的确有诸多“严厉”的政策,不一定正确,但乾隆用雍正13年的努力来换取自己的“十全老人”称号,将大清带向了另一个方向。

--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文控 - Guwenkong.com
古文控 - Guwenkong.com

Copyright © 48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十八史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2001862号-1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