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许多从草莽中走出来的英雄,比如街头小混混刘邦,卖草鞋的刘备,以及和尚朱元璋等等,他们有的成为一方霸主,有的夺得天下,成为天子。而这些人里面,最为著名的,可能就是朱元璋了,后世许多人都把他誉为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朱元璋也的确对得起这个称号,他本出身贫苦,连普通百姓都比不上,最后却在乱世中杀出血路,成就大业。
不过,其实朱元璋也不是一开始就想当反贼,他也想平平静静的过日子。只是当时正值元朝末期,天下大乱,朝廷腐败到极端,百姓根本就活不下去。朱元璋的许多亲人也都死在官府手中,年幼的他早已看清了这个世界的本质。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小人物,他没有想过自己会改变历史,当初的他不过是选择出家,当一个和尚,希望能借此化缘,不至于饿死。然而在当时那个世道,百姓们尚且没有饭吃,又怎能顾及到他一个小和尚呢?因此,实在走投无路之下,朱元璋也只能选择起义,或者说谋反。
朱元璋凭借自己的能力,招揽了一大批能人志士,这些人一心一意跟着朱元璋,最终帮助他夺取了天下,坐上了皇帝。然而,许多人都知道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不许别人提起自己当过和尚,甚至诗词里有一个“尚”字便要满门抄斩的狭隘与狠辣,却不了解朱元璋在成为皇帝之后的简朴。朱元璋是从穷孩子长大的,他过了太久的饥一顿饱一顿的悲惨日子了,因此当他当上皇帝之后,他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并严格要求皇室生活,不准铺张浪费。就连朱元璋每日三餐都是玉米粥和窝窝头,作为皇帝能做到这种地步实在难得。
然而,令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他能管束住皇室,却管不住那些大臣们。那些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们一跃龙门,成为大明的高官要官,领着厚禄。这些人也有许多是从底层中走出来的,但他们却与朱元璋截然相反,他们不仅没有约束自己的生活,反而极度奢侈,每日都要山珍海味,并大肆敛财,腐败不堪。
看着腐败、奢侈成风的朝廷,朱元璋知道自己一定要有所行动了,他必须要找一个机会,给这些官员们提个醒。而马皇后的生日就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借着马皇后生日的机会,朱元璋宴请群臣,几乎把朝廷上的重臣都给请了过来。然而令大臣们诧异的是,如此重用的宴会规格却非常低,简直连地方富豪都不如,一点排场都没有。不过毕竟是皇家的宴会,大臣们也不敢多说什么,都依次落座了。然而等大臣们落座之后,他们才发现这次宴会的古怪:桌子上的菜也太寒酸了,尽是些炒萝卜炒青菜之类的素菜。那些武将大多都是粗人,心思木讷,他们没有想那么多,便满脸都是疑惑,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想做什么。但是那些文官如刘伯温、胡惟庸等人却看出了门道,他们如坐针毡,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许久之后,朱元璋见大家都沉默不语,便说道:“大家平日里在家里大鱼大肉的都吃惯了,可能这些素菜都吃不惯了吧!”说完朱元璋挥手示意御膳房继续上菜。不一会,侍从们连续端来三样荤菜,分别是清蒸燕窝、红烧兔肉以及狗肉,并且这三道菜还是按照顺序端上来的。看到这些荤菜,大臣们也不再沉默了,开始大快朵颐。然而刘伯温却面色铁青,满脸都是冷汗,他跟朱元璋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让徐达送自己回去,朱元璋当然爽快的答应了。
在路上徐达观察到了刘伯温的异样,便问刘伯温是如此是何故。刘伯温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让徐达以后一定要低调行事,万事听从朱元璋的安排。徐达问刘伯温何出此言,刘伯温回答道:“今天宴会三道菜,分别是燕窝,兔肉和狗肉,其意思不就是皇帝要大开杀戒了吗?”徐达听完刘伯温的解释顿时也冷汗直流,在此之后一直非常低调,且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最终在火烧庆功楼时幸免于难。
只是,令刘伯温没有想到的是。在他隐居之后,朱元璋问徐达为什么知道自己当时的意思,徐达立刻说出是刘伯温告诉的自己。最终刘伯温又被朱元璋调回了朝廷,只是幸运的是,刘伯温也没有被朱元璋清洗,可能这也正是刘伯温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