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刘备并无大才,在诸葛亮隐居期间,南方的孙权集团和北方的曹操集团。此时,孙权占“地利”,且继承父兄的基业,已具备相当的实力。曹操占“天时”,统一了北方,实力最为雄厚。 刘备和他们比起来,就是个小兵,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辅佐他?
诚心
刘备顶风冒雪,不畏严寒,三顾而往,尤其在第三次,在诸葛亮“无礼”的情形下,刘备对诸葛亮显示出了极大的尊重与诚意。
当时,刘备四十七岁,以仁义著称,天下皆知;而诸葛亮二十七岁,躬耕南阳,默默无闻。两个人在年龄、地位、身份上存在着巨大的悬殊。这份诚心确实是令诸葛亮感动的。
仁心
在地方为政时,刘备已经留下了与百姓秋毫无犯的仁义美名。对此,博闻多识的诸葛亮应该早有耳闻。在“三顾茅庐”中,诸葛亮对刘备的“仁心”有了近距离的感受。当诸葛亮拒绝随同刘备出山时,刘备“泪湿衣襟”,说出了“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这样的肺腑之言。
正是刘备对天下苍生的这份诚挚情感,最终打动了诸葛亮。作为一名正统文人,士人政治家,诸葛亮选择什么样的主公来辅佐,必定有他的道德标准。而刘备的“仁心”恰恰符合他的道德标准。所以,诸葛亮选择刘备也就是选择了道德,选择了正道,选择了追求的正义事业。
雄心
在小说第二十一回煮酒论英雄中,曹操独具慧眼,看出了落魄的刘备是天下的英雄。和曹操一样,诸葛亮也是慧眼独具。他清楚地知道刘备之所以不辞劳苦,三顾茅庐的终极原因就是他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自比为管仲乐毅的诸葛亮也只有在雄心勃勃的刘备这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诸葛亮选择刘备,事实证明完全是明智的,二人确立了亲密和谐的君臣关系。但事情具有两面性,正如司马徽所言,诸葛亮虽然得到了明君,但是“不得其时”,所谓“不得其时”,就是指天时不利,就当时的政治形势来看,意味着诸葛亮最终想实现他恢复汉室、统一中原的政治理想,其难度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
不单单是司马徽有这样的预测,诸葛亮的几位好友也同样有。他们认为诸葛亮出山是逆天而动,注定会奔波辛劳。确实如此,从现实处境来看,刘备将寡兵微,东奔西走,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从长远目标来看,天时不利,他想统一中原恢复汉室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诸葛亮选择刘备,从不利的方面来说,意味着选择了一条与“天时”抗争的道路,一条很可能劳而无功一败涂地的道路。旁观者对“天时”看得一清二楚,诸葛亮会不会是“当局者迷”呢?并非如此。
第三十六回,当徐庶向诸葛亮推荐刘备时,他并不看好刘备,认为跟随刘备就是去做“享祭之牺牲”,即无辜的牺牲品。既然诸葛亮知道“天时”不利,为何还要义无反顾地跟随刘备出山?表面看来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为了实现他所追求的正义事业,他“虽知天命,必尽人事,欲伸大义于天下耳”。诸葛亮知道“天命”不利,但是为了伸张正义之事,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目标,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士人肩负的使命责任。
再有,诸葛亮笃信“事在人为”,他相信自己的智慧与谋略,“天时”不利未必注定会失败。在第三十七回诸葛亮对刘备谈论天下大势时,他认为曹操打败袁绍的原因,除了“天时”,“人谋”也至关重要。因此,“天时”不利,诸葛亮绝对不会“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谋”的作用,化“不利”为“有利”。
值得商榷的是,在诸葛亮选择刘备这件事情上,大多数观点认为体现了诸葛亮“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笔者认为,更准确的应该是“知其有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因为,它体现了诸葛亮自信乐观务实吃苦的精神。正是依靠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诸葛亮积极谋划,四处奔走,最终辅佐势孤力薄的刘备,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目标。
可以说,从出山到辅佐刘备蜀中称帝(207年-221年),十四个年头,就是诸葛亮“知其可为而努力为之”的奋斗史、成功史。如果说,诸葛亮出山前身为隐士,选择有为,体现了他积极入世的精神。那么选择刘备,就是将儒家的这种“入世”精神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选择正义事业,选择逆流而上,选择奋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