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5年,武则天病危,她临死前拟下一份诏书,将皇位传给了李旦。这也结束了自武则天登基以来,李家和武家持续15年的太子之争。让人疑惑的是,武则天既然改唐为周,建立武周朝,按理说应该要把它传承下去,交给娘家武家人,为什么最后还是给了李家呢?
毫无疑问,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的政治才能非常出色。但是面对改朝换代依然比较头痛,这不仅需要武装力量,更需要自家的底蕴和社会的支持。当时刚刚经历贞观之治,社会比较安定,武则天想要真正改朝换代的社会基础不足。国号从唐变为周后,政策上并没有太大变化,反而内斗更加激烈,对天下人来说,这并没有太强烈的吸引力。
武则天在位期间,也曾大力扶持过武家,比如营州之乱时让武家子弟带兵镀金,但是他们大多纨绔,残暴弑杀,让士兵和百姓非常反感。此外,武则天的宠臣在外面的名声也不好,大多被称为酷吏和佞臣,在声望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武则天不能确保她死后武家能不能保得住天下。当然,这些都是外因,真正影响武则天决定是内部因素。
武则天的情况与现代一个故事极为相似。一个女子出嫁之后,总是拿着夫家的钱来补贴娘家,甚至还把孩子读书的钱交给娘家。最后一次,她从夫家拿钱帮娘家人都买了墓地,买完之后,她问了个问题,“怎么少了一个,为什么没有我的墓穴?”娘家人回答,“你已经嫁人了,以后要埋在丈夫家里”。到了这时候,女子才恍然大悟,她坑了丈夫,还把自己的孩子也坑了。
其实,在父系结构的社会中,武则天称帝没有任何意义。自秦始皇建立帝制之后,历史上只有吕后有篡位的嫌疑,当她去世后,吕氏就被功臣集团灭掉了。王莽篡位的时候,姑姑王政君就曾强烈反对。东汉时期,虽然屡次出现太后执政,但是从无出现篡位之举。武则天去世前把皇位交给李家,是认清了在父系社会环境下,自己所处的真正地位,这也是一种妥协。
既然武则天决定把皇位传给李家,为什么会选择李显而不是李旦?原因很简单,因为李显很早就流落在外,远离了权力核心,在朝中没有太多势力可以依靠。因此,他这时候登基,只能维持武则天早已搭建好的局面。武则天晚期,朝堂有三股势力,一是以武三思为代表的武氏集团;二是以李旦为代表的李氏集团;三是以太平公主为代表的李、武混合集团。
武则天对这个权力格局相当满意,一是维护了李家天下;二是保证了武家地位;三是格局由三方相互制约,形势相对稳定。但是武则天没有料到,在利益面前任何事都可能会发生。太子李重俊心一狠,直接把武家拉下马,三足鼎立的局面崩塌。随后太平公主也被铲除,李唐又恢复了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