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失街亭,这段三国历史,大家非常熟悉。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不知道派谁去守街亭,犹豫不决,马谡毛遂自荐,最后诸葛亮派他去守。
结果马谡没有按诸葛亮的部署驻扎,导致街亭失守。然而正史记载的是,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守街亭。刘备曾经建议诸葛亮对马谡的任用要慎重,为什么诸葛亮没有听取刘备的建议呢?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马谡名气大
马谡在荆州地区很有名气,马谡兄弟五人,他排行最小,他们兄弟都很有才华和名气,被称为“马氏五常”,因为他们兄弟五人的字都有一个常,所以叫五常。在封建社会名气是很重要的,他能让人敬重、佩服,所以诸葛亮在安排守街亭的人选时,他认为马谡的名气可以服众,能让驻守军队上下一条心,团结抗敌。
马谡的名气让诸葛亮很看重,诸葛亮认为这是一个无形资产,可以加以利用,达到出奇的效果。马谡的名气是诸葛亮考虑用他的一个因素。
二、马谡的经历
刘备病重期间,建议诸葛亮要慎重任用马谡,可是诸葛亮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因为诸葛亮认为马谡经过了考验。比如马谡跟随刘备入川后,担任过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雋太守等,而且马谡的才气超过常人,很喜欢讨论军事谋略。
这让诸葛亮看到马谡时觉得马谡很像他自己,因此对马谡有一种亲切感。因此当刘备认为马谡只会纸上谈兵时,而诸葛亮却不这么认为。他让马谡做了参军,经常和马谡讨论军事。
最主要的是诸葛亮南征时,诸葛亮采用了马谡攻心为上的计策,降服了孟获,平定了南方的叛乱,让诸葛亮能够一心北伐,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经过南征,诸葛亮很看好马谡,认为他是可造之才。北伐时诸葛亮再次带上了马谡,并委以重任,要他带兵上前线,守街亭。
诸葛亮觉得马谡有了南征的经历,就有了实战的经验,能够上前线展示他的才华了,所以马谡一系列的经历,让诸葛亮大胆地启用了他。
三、培养后备力量
诸葛亮力排众议,要重用马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培养后备力量,他其实想让马谡能够接任他的位置。诸葛亮北伐时,年龄已到中年,而且身体也不是很好,所以他急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接替他位置的人。而马谡在南征时的表现,让诸葛亮很满意,并让诸葛亮从他身上看到了希望,决定培养他为后备力量。但是马谡没有亲自带过兵上前线,如果诸葛亮就这样让马谡接任,马谡很难让人信服,所以在北伐时,诸葛亮要马谡带兵上前线,镇守街亭。
如果马谡在街亭能够立功,那么诸葛亮日后也好为他说话,但是事与愿违,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为此也很后悔,培养接班人的计划也耽搁了,后来才有了姜维,但是姜维也不是很理想的接班人,所以诸葛亮之后,蜀国再也没有能力完成统一中原,恢复汉室的愿望了。
诸葛亮想培养后备力量,是正确的,然而有些操之过急。马谡有军事理论,但是没有军事方面的实战经验,他参加了南征,但也只是个参军(军事参谋)而已,没有亲自带兵打过仗。北伐时,诸葛亮就不应该让他成为主将,带兵守街亭。诸葛亮完全可以派一名大将为主将,然后委任马谡为副将,让马谡逐渐增加实战经验后,再委以重任。
这样马谡就会更成熟,能够让他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马谡有可能成为合格的接任者。但历史不能假设,也不能重来。诸葛亮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忙中出错,悔恨晚已。人无完人,诸葛亮虽然很有智慧,很有能力,但难免犯错,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接受,可以理解他的错误,但是对蜀汉来讲,这是一个大的损失。所以从诸葛亮用马谡这件事,可以发现“百年树人”是一句很正确的话。
培养人才,要根据客观规律,不能因为急,就让被培养者提前进入不该进入的工作,造成“拔苗助长”的后果。我们通常说,急事要缓办,也是这个原因。其实,现代很多人都会犯诸葛亮这样的错误。比如一些家长,让学龄前(6岁以前)的孩子,提前学语文、数学、甚至学英语,这都是不合适的。
所谓的学龄前,就是还没有到学习的年龄。没到学习的年龄,却非要孩子学习,就是违反了孩子的生长的规律。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过早让孩子开始学习,孩子就不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了,并且还会影响到之后的学习成长。正如马谡被诸葛亮强行启用,最终却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所以我们要从这件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要一步一步来,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