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家族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实力雄厚,而袁绍自身才能也不容小觑。董卓之乱时,关东诸侯推举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董卓见到联军强势,便劫持汉献帝迁都长安避祸,诸侯们都想保存实力,不思进取,于是讨伐董卓不了了之。袁绍在讨董失败后,采纳逢纪建议,用反客为主之计夺取了冀州,从此袁绍迅速壮大。当袁绍势力壮大后,手下谋士武将云集,不可避免的在战略上产生了分歧,在这时袁绍多谋无断的缺点也暴露无遗。
曹操当时已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因此以顺讨逆、讨伐不臣,即使汉献帝愿望,也是曹操的意思,那个时候,汉朝虽然衰败,却还没有到了灭亡的地步,虽然诸侯各自割地为王,但还没有到了造反称帝的地步,因此天下人心还在汉朝,而曹操高举汉朝的旗帜,因此当时曹操之举是顺应民心之举,诸侯虽然知道袁绍强大,却不敢附逆,因此众诸侯多支持曹操,另外很多不支持曹操的,也不敢公然出兵正面与曹操为敌,只是暗中帮助袁绍,因此,外交方面,曹操取得绝对优势。
乌巢遭破,袁绍尚有回旋余地,但一开军事会议,两个集团就再次针锋相对。冀州集团张郃、高览主张力援乌巢,汝颍集团郭图则建议偷袭曹操官渡大营。袁绍难以决断,只好兵分两路。也不知道袁绍是怎么想的,偏偏让张郃与高览去执行郭图的计策,结果是两路都失败,丢了乌巢。在针锋相对的建议之间难以做出正确而果断抉择,纵有十倍兵力,也是枉然。
郭图劝袁绍接汉献帝到邺城,袁绍犹豫没有听从,而曹操这边已经抢先迎接汉献帝进了许都。后期袁绍打败公孙瓒整合了他的兵马,又起十万大军来攻击曹操。袁绍南下的时候,手下谋士田丰劝袁绍说曹操善于用兵,虽然实力不强,但是不要轻视曹操。袁绍没有采纳田丰的的计策。战争开始后,袁绍帐下谋士也是良策不断,因为不够果断错失了太多的机会。最后导致十万大军被曹操两万余人打败,让曹操就此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