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南梁开国皇帝萧衍,他信佛信到了什么程度?

四十八史
2020/12/19 09:44

佛教在我国已经拥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从汉朝就已经传入中原地区,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达到鼎盛,根据北魏《洛阳迦蓝记》记载,仅仅是洛阳城中,寺庙最多时就达到1367所。长安和南京等地,寺庙也都多达数百座,到处都是佛教信徒,上至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很多人都笃信佛教,甚至连皇帝也信佛,南梁开国皇帝萧衍,就是一个疯狂的佛教徒,而且信佛信到了疯狂的地步。

信佛可谓是梁武帝萧衍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信佛之后的他,与之前简直是判若两人。公元502年,萧衍逼迫萧宝融吞金自杀,随后在南京称帝代齐建梁,起初的萧衍,政绩非常的显著,他勤于政务,不论春夏秋冬,每天都是五更起床批阅奏折。而且为了广泛的纳谏,他还在宫门前设立了两个盒子,一个名叫谤木函,另一个叫肺石函,这两个函的作用是什么呢?谤木函是留给百姓的,它的作用就是收纳百姓的建议和批评,如果百姓对国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不满的地方,就可以写出来投到谤木函里。而那些有功之臣和怀才不遇的人,如果想获得提拔,就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信,毛遂自荐。

除了广纳建议之外,萧衍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史书记载他一天只吃一顿饭,而且基本上都是蔬菜和豆类,穿着上也很随意。除此之外,他还非常注重官吏选拔,把政绩作为官吏升迁的重要标准,在他的政令实行起来之后,梁朝的统治状况与齐国相比有了显著的改善。

但是在萧衍晚年信佛之后,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他把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了信佛上,不在专心朝政,朝政开始出现混乱,那么萧衍信佛究竟疯狂到什么地步呢?为了信佛,他曾经先后四次出家。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七》记载:初,上作同泰寺,又开大通门以对之,取其反语相协,上晨夕幸寺,皆出入是门。幸未,上幸寺舍身;甲戌,还宫,大赦,改元。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梁武帝修建了同泰寺,又开了大通门予以相对,取“同泰”和“大通”的和音相同,梁武帝早晚临幸同泰寺,都出入大通门。三月初八梁武帝来到同泰寺进行舍身仪式;十一日回到宫中,颁发大赦令,改年号为大通。

从这里不难看出,萧衍信佛已经信到早晚都得进寺一次的地步,而且还进行过舍身仪式,舍身的意思就是出家,梁武帝一共出家四次,这四次出家对于梁朝的影响特别大,因为当时有个规定,出家还俗是需要花钱赎身的,所以萧衍这四次出家,群臣门为了赎回自己的皇帝,先后花费了四亿钱将他赎回,再加上他兴建寺庙,国库几乎被掏空了。因为萧衍不吃荤不近女色,所以他还规定僧人必须吃素,佛教的清规戒律,就是从他手底下开始的。

萧衍先后四次出家,把精力全都放在精研佛法上,这让他再也没有时间去处理朝政,重用的人里也出现了奸臣,导致朝政昏暗,政绩迅速下降。

--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文控 - Guwenkong.com
古文控 - Guwenkong.com

Copyright © 48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十八史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2001862号-1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