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七月,励精图治的宪宗皇帝,被一件事情惹的勃然大怒。
当年,宪宗下诏调容管(今广西荣县)节度使房启,任桂管(今广西桂林)节度使。
负责宣诏的钦使从长安一路跋山涉水来到容管,正要宣诏,房启却一脸严肃地说,我已于5天前得到了圣诏。钦使大吃一惊,他之前并未向任何人透露过此事。由于事涉重大,他便询问诏书何在,房启果然拿出一份一模一样的诏书。特使大惊,匆忙回京上报了该情况。
皇帝诏令被私下里誊写送出,泄露重大机密,性质确实非常严重。宪宗命人彻查,房启很快便招供了事实。
原来,房启知道但凡是特使宣诏,领诏之人都要例行性地送上谢礼,特别是涉及人事调动的,谢礼更重。他曾经被迫送给一位钦使15名“南口”奴隶。所以,这次他提前打探到了调任的消息,便找熟人誊写了诏令,以免再给钦使送礼。
宪宗知道实情后,对泄密誊诏倒没有多生气,对“南口”问题仍然盛行,却不由得雷霆震怒。
一、“南口”问题:大唐的黑历史
唐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为昌盛的朝代,但也有不少令人发指的黑历史,最不为人知的,当属掠卖“南口”问题。
所谓的“南口”,是指被贩卖为奴隶的南方人。而所谓的南方,又大概包括剑南道、岭南道、黔中道(今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为何这些地方的人容易被贩卖呢?其实根源已久。岭南云贵等地属于开发较晚之地,经济非常落后。中央王朝对这些边远地带控制不够,虽然版图上划入了,但行政控制仍然主要依靠当地的溪洞豪强。
所谓溪洞豪强,就是原始的部落首领转化到封建社会后的地方首领。溪洞之主对内控制,仍然沿用野蛮的奴隶制,许多无田无产的低贱之人,都被当作豪强的私人财产。
东晋南朝乃至隋朝,岭南地区奴婢被大量贩卖至江东,充作富贵人家的奴婢,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庭杂役。久而久之,奴婢数量的多少,成为衡量富贵的重要指标。有钱有势的人家,都喜欢炫耀有多少奴婢。
唐朝人魏征主持撰写的《隋书》,记录隋朝高官们富贵奢侈的生活,除了官级、田产之外,经常可以看到“奴婢千百”等字眼。
唐朝虽然号称文化昌明,但并没有人站出来给奴婢们正名,反而沿袭惯例,继续把奴婢视作财产,而非一个正常的人。
《唐律》中明确地规定,“奴婢贱人,律同财产”,“奴婢畜产,既同资财”。主人可以杀死奴婢而不用偿命。
奴婢的身份也是世袭的,一人为奴,其子子孙孙也永远为奴。就像家里养的马驴牛羊,生了崽照样是我的私产,奴婢虽然是人,也是这样的待遇。
所以,奴婢既好使,使用也不用花什么代价,自然是人人喜欢。
但是问题又来了,唐朝北方人口远远比南方要多,为什么不在北方就地买奴,非要跑到岭南呢?
二、悲惨的岭南奴婢
最直接的原因是,传统的奴婢来源萎缩了。
其一是百姓有钱了。随着唐朝经济越来越发达,大河南北的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了,大部分平民都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破产的农民少了。而以往南北朝时代大量的奴隶,大部分都是掠夺的破产农民。
其二是战争变少了。奴婢的另一大来源是战俘。南北朝时,边境上发生战争,战胜的一方一般都要进入敌境,虏掠“生口”充作奴婢。
南梁侯景之乱时,侯景为了鼓舞士气,把俘虏的南朝士民统统充作奴婢,赏赐给下人。西魏攻占了南朝的江陵,俘虏了数万江陵百姓,统统作为战利品分给了有功的将士。
但是唐朝统一后国内战争很少了,即使是安史之乱后,藩镇与中央之间屡屡也发生战争,但朝廷与各地藩镇之间虽然形同敌国,但无论从道义上讲还是从政治上讲,唐朝军队都不会肆意虏掠藩镇区的百姓当奴婢。
传统的来源少了,唐朝人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了落后的南方。
中唐时,岭南、剑南一带很多羁縻州郡,还把“生口”,也就奴婢,作为进贡的地方特产,进献给长安的权贵。唐朝朝廷虽然三令五申不允许贩卖平民,但对贱民向来不管。也就是说,只要你进贡的、贩卖的人本身就是奴婢,那就听之任之。
所以,很多广东、广西一带的奴婢,就被公开而合法地贩卖到中原,供富豪权贵们使用。
市场供求不平稳,自然会催生许多奇怪现象。
三、官员们主动要求到广东当官
比如说,很多官员主动要求到岭南当官,为了实现目的,甚至不惜重金贿赂求官。
到岭南后,他们就勾结当地豪强,大肆贩卖人口,拉到北方高价出售。柳宗元曾在《童区寄传》中说到,一些官员为了得到“南口”无所不用其极,什么卑鄙下作的手段都使得出来。
有的边郡官员为了获利,甚至不惜把良民改籍为贱民,一些广东人本来好好的当良民,一夜之间就可能凭空改了籍,被无良官员强制抓走卖掉。岭南素来有许多昆仑奴,大概是从非洲来的黑奴,他们的价格尤其低贱。而许多反抗比较激烈的广东本地汉人,也被拉出去按昆仑奴的价格卖掉了。
贩卖“南口”的风气愈演愈烈,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至于刺激的临近州郡也产生了卖良为贱的行为。
靠近岭南的道州(今湖南道县),因为水土问题产生了很多侏儒,当地官员把这种侏儒上贡给朝廷,称之为“矮奴”,主要用作宫廷及高官娱乐赏玩。朝廷矮奴非常感兴趣,唐德宗时代一度要求道州每年都要进贡一批“矮奴”。
白居易作《道州民》一诗讽刺:
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余。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道州任土贡。
任土贡,宁若斯?不闻使人生别离,老翁哭孙母哭儿。
侏儒也是人,只不过体形有异便倍受歧视,反映出当时朝廷的愚昧与无耻。后来一位叫阳城的官员到道州任职,亲身体会到了“矮奴”之贡对道州人民的骚扰及歧视,反复上书要求停止这种反人类的上贡。
朝廷虽然自唐玄宗时代,就对“南口”问题作出过一定程度的规范,比如规定官员按级别只能享用一定数量的“南口”,但大多是一纸虚文,并没有人认真执行。
到了唐宪宗时代,由于藩镇问题越来越严峻,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齐民越来越少。而“南口”问题的本质是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编户之民,奴婢进入地主的私宅,不用向国家履行赋役义务,这是与国争利。如果放任“南口”问题持续下去,必将导致中央越来越弱。
正好赶上房启拒诏事件的刺激,宪宗终于下令停止采买南口,并对卖良为贱的行为进行全国性的检查,一旦发现便恢复身份。对于既有的奴婢,唐朝也实行了改奴为雇佣的政策,即奴婢为该主进行雇佣劳动,以一定的标准抵扣奴婢身份,以此渐渐减少奴婢数量。
唐宪宗的以佣折身政策,最终成为唐到宋这一个大的历史阶段奴婢政策的转折点,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奴婢政策终于向雇佣劳动转变,宋朝以后,就很少再见到中古时代那种奴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