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建国第一功臣却惨遭灭门,曾是皇帝最亲密老乡不检点让他殒命

四十八史
2019/07/08 11:20

很多人都想做那种一呼百应、统领全局的领导者,至少也得是抛头露面、出镜率极高的头条人物。这种想法当然绝对不能说错,但是我们还应当考虑到,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领导,也没有那么多聚光灯下的机会给你享受欢呼。做一个幕后英雄其实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甚至比有些活跃在台前的人所付出的努力、所收获的回报要更多。

李善长,字百室,和那个时代很多的名人一样,也是安徽定远人。和那些靠儒家四书五经安身立命、博取功名的传统士子不同,打小就聪明的李善长读的不是儒家经典,却对《韩非子》这种法家书籍很感兴趣,而且料事极准,颇有点小诸葛的意思。

李善长(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和诸葛亮不同,李善长是自己去找自己的主公的。时值朱元璋驻军滁州,李善长去拜会了他。得知李善长是乡间有名的长者,朱元璋也热烈欢迎了他,希望能得到他的一些人生经验。两人也有一段类似隆中对的对话:朱元璋问:“现在到处都在打仗,应该怎么安定天下呢?”李善长答:“秦末天下大乱,汉高祖以布衣起事,为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五年时间就做了皇帝。现在元朝的气数已经差不多了,天下土崩瓦解。您是濠州人,离刘邦故里沛县距离不远(其实距离还是挺远的)。汉高祖留给您的王气,您应当好好利用。好好学习刘邦的故事,天下很快就是您的了!”

朱元璋(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席话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朱元璋决定把李善长当做自己的诸葛亮。在朱元璋的大营中,李善长是大总管:参谋军士、发放粮饷都是他的活,还要负责接见来投靠的人才,并推荐其适合的岗位,俨然将参谋长、后勤部长、组织部长集于一身。

朱元璋干得这么好,自然有人眼红,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的老丈人郭子兴郭子兴不仅要夺朱元璋的兵权、关朱元璋的禁闭,还要挖朱元璋的人才,李善长就是他第一个要挖的人才。尽管主公被关,情况似乎不利,但是李善长坚决地拒绝了郭子兴。不久朱元璋被放了出来,因而更加信赖这位患难与共的好兄弟。

李善长不仅是一位好的大总管,指挥打仗也不含糊。朱元璋驻扎在和县的时候,发兵去进攻鸡笼山,大本营只有很少的人在李善长的统领下留守。得知朱元璋老窝空虚的元军就想过来捡个漏,没想到被早就做好准备的李善长以逸待劳,全军覆没。

当然,李善长的本事还是主要在出谋划策上。在朱元璋获得水师以后,他力主渡江攻占采石矶,而后以此为跳板进攻南京、镇江。在朱元璋初步获得了以南京为中心的一片根据地以后,由于他还要负责其他的南征北战,不太有时间管理民生,因此实际上这片土地的真正治理者是李善长。李善长充分发挥了他的管理学和经济学才干,他参照元代的制度但又不完全照搬,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修订了很多德政,让饱受苦难的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政府财政却也收获颇丰。

李善长的能力不仅体现在对下,在面对领导的时候他也能做到不卑不亢。刚渡江的时候,朱元璋想要用严刑峻法来约束百姓,遭到了李善长的坚决反对。朱元璋问:“我的法令里面需要连坐的只有三条,够不错了吧?”李善长则表示出了谋反以外其他都不应该连坐。朱元璋想想也有道理,就叫他和刘基一起制定律法,这就是《大明律》的蓝本。

刘基(图片来自网络)

李善长虽然没有上阵指挥过什么像样的大仗(和县那场仗相比其他战役只能算小打小闹),但是从大政方针的制定到国计民生的安抚,都无不有着他的心血。朱元璋非常清楚李善长的功劳,在他自立为吴王的时候就封李善长为宣国公,称帝后又授予了他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等荣誉头衔。朱元璋出去巡视的时候,京城大小事务都由李善长打理。不仅如此,整个明代的官制、礼制,以及各类大型活动都由李善长主持,他也是明帝国的第一位丞相。在朱元璋论功行赏的时候,李善长被认为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在他的嘉奖令里,朱元璋将他比作了西汉开国元勋萧何,而李善长也确实比得上萧何

萧何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只是李善长虽然在才能上可以与萧何、诸葛亮比肩,但在个人品德上却与这二位相去甚远。看起来一副忠厚长者模样的李善长其实内心非常善妒而刻薄。同事稍微有点越权而让他不舒服的,他就找个理由把人家给赶走。而作为朝廷中淮西人的老大,他与朝中另一大集团浙东集团的老大刘基不仅没有和谐共处,还大搞摩擦,最后把刘基挤走了事。不仅如此,位极人臣的李善长仗着自己有免死铁券,非常肆意妄为,让皇帝朱元璋都感到有些不爽,只是隐忍不发。但是“老子英雄儿好汉”,李善长的儿子也学老子,朱元璋就就不客气了。尽管这位公子是朱元璋的女婿,朱元璋还是以不敬的罪名削掉了他一千八百石的俸禄。

这一举措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李善长决定急流勇退,告老还乡。但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边来”,树大招风的李善长想要彻底与世无争已经很困难了,更何况他还是整个淮西老乡在朝中的代言人。不久,胡惟庸案发,作为胡惟庸的侄女亲家李善长很幸运的躲过一劫,还被退休返聘去负责御史台的工作。

胡惟庸问斩(图片来自网络)

但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五年之后,有人告发李善长的弟弟一家都是胡惟庸的同党,朱元璋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没有杀他们,只是流放到崇明。不知是老糊涂还是觉得处罚过重的李善长没有进宫谢恩,这让朱元璋对他的意见更大了。又过了五年,七十七岁的李善长可能是真的糊涂了,竟然借了三百兵丁去给自己修房子。忍了他很久的朱元璋终于抓住机会,又旧事重提地把他弟弟一大家拎出来审理。结果一审就出了大问题,李善长被指控默许胡惟庸谋反,并被许诺事成后封王。被定罪为大逆不道的李善长很倒霉的又碰到彗星,钦天监的人说是要“移大臣”,李善长也就理所应当地被砍头,全家七十多口无一幸免,甚至连驸马爷和公主都被罚到江浦干苦力,只有两个公主生的皇外孙没有受罚,但也被剥夺了承袭爵位的权利。

李善长墓地遗址(图片来自网络)

李善长之死基本已经坐实了是冤案,这一点在当时就有大臣向朱元璋当面指出,而且朱元璋也没有任何表示,甚至都没有责骂那位大臣。而纵观李善长的一生,可以以明代建立作为分水岭:建国以前,他是为国事军务殚精竭虑的优秀总管,尽管长期身居幕后,但是谁都知道如果没有他无私奉献明代的建立几乎是不可能的;建国以后,逐渐走到台前的李善长被南京城内的灯红酒绿麻痹了,而集中精力搞小团体、地域党的他终于也毁在了自己的老乡手里。这也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好的。”当一个幕后英雄其实很好,反倒是在阳光下呆久了,没见过太强亮度的眼睛会受不了。

--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文控 - Guwenkong.com
古文控 - Guwenkong.com

Copyright © 48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十八史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2001862号-1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