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军名将中,公认薛岳歼灭日军数量最多,但其实薛岳在长沙会战时是战区司令,具体的战功不应该算在他的头上。在军、师一级的名将中,歼灭日军数量最多的,还要数孙立人。
在第二次入缅作战时,孙立人率新38师击溃日军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十八师团,共歼灭日军3.3万余人,歼敌数量在军、师一级中堪称空前绝后,被誉为“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连日军都为之胆寒的将军,却一直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用,甚至在其晚年还被软禁长达30年。
关于孙立人的战功,在这里不再赘述,今天我们就孙立人的家世背景、求学历程、思想言行等方面来探究这个问题,为何这个战功卓著的将军始终得不到蒋介石的信任。
1900年,孙立人出生于安徽庐江县一个书香仕宦世家,其父孙熙泽是前清举人,曾任山东登州知府。
孙立人7岁开始入私塾,9岁随父赴青岛入德文小学,14岁考入清华学堂,在清华一呆就是9年。在清华期间,孙立人对体育有独特的爱好,同时当选足球、棒球、手球、排球、篮球五个校队的队长,足见其出色的身体素质。
从清华毕业后,孙立人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学习土木工程,毕业后决定改学军事,遂考入弗吉尼亚军校。弗吉尼亚军校有“美国南方西点”之称,二战中的美军五星上将乔治·马歇尔、四星上将乔治·巴顿都毕业于该校。
虽然孙立人只在弗吉尼亚军校学习了两年,但这两年对孙立人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在清华的九年,孙立人去世后,其灵柩由清华大学和弗吉尼亚军校两面校旗覆盖。
弗吉尼亚军校的教育对孙立人以后的带兵理念、练兵方法、作战思维甚至性格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受西方影响的职业军人理念和特立独行的办事风格,让他跟黄埔出身或者地方军阀出身的国军将领截然不同,这也是蒋介石跟他不对付的一个原因。
1932年,财政部长宋子文组建财政部税警总团,因宋子文的身份,税警总团虽然跟正规部队不同,但在武器装备上非常先进,因此战斗力不亚于任何王牌部队。
由于跟宋子文有相同的西方高校教育背景,孙立人果断放弃了司令部侍卫队上校副队长,加入了税警总团。两年后,税警总团其中三个团改编为新38师,入缅作战。入缅作战是孙立人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时刻,也是其与蒋介石矛盾爆发的开始。
第一次矛盾就是震动中外的仁安羌大捷。仁安羌英军被围之前,蒋介石曾亲自飞至曼德勒,任命孙立人为曼德勒卫戍司令,并反复叮嘱,没有命令不准擅自离开曼德勒,因为新38师是当时远征军入缅的唯一战略预备队。
但孙立人从军事角度考虑,最终还是做出了支援仁安羌的决定,而且事后也证明了其决策的正确性。但他犯下了一个大忌,那就是不服从蒋介石的指挥,这个非常致命,因为蒋的用人原则就是:宁可不会打仗,也不能不听话。
第二次矛盾是野人山撤退。这次冲突使孙立人不仅和蒋介石的关系更加恶化,而且也与黄埔系骨干将领势不两立。
由于蒋介石害怕远征军被英国控制,所以拒绝了史迪威撤往印度的主张,让杜聿明率包括新38师的远征军主力回国。而孙立人认为蒋介石的命令不切实际,随杜聿明进野人山是死路一条,而且由于新38师非黄埔嫡系,被过分要求一直殿后,孙立人出于保存全师官兵的生命,拒绝了杜聿明的命令,决定遵从与蒋介石有矛盾的史迪威的命令进入印度。
虽然最终结果仍然证明孙立人的决策正确,但他却因此得罪了杜聿明,要知道,杜聿明在蒋介石眼里的地位是仅此于胡宗南的“天子门生”。所以,尽管杜聿明打了败仗,却依然高升,而孙立人保存了全师,却连蒋介石的口头嘉奖都没有。
从这两次冲突中可以看出,孙立人将军在战场上更多的考虑决策的科学性,是如何保存士兵的生命,这与西方军队尤其是美军的作战理念相近。而黄埔系将领,则深受“忠于领袖,服从领袖”思想的影响。从这点来看,孙立人在国军将领中,是不折不扣的“异类”。
随着在东北战场上与杜聿明再次发生矛盾,孙立人逐渐被蒋介石调离国军高级指挥将领的岗位,被授予了没有实权的虚职,直至1955年“孙案”爆发被软禁。
总而言之,孙立人是一个典型的职业军人,不懂政治,不分派别,甚至在国军高级将领中没有朋友,这是他深受西方军事教育影响的结果,也是他的悲剧根源。
在任何的政治、军事场合中,过于天真、过于感情用事、过于傲骨,都是无法一展所长的,古今中外皆然,而中国尤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