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些言论,说宋高宗赵构是可以与汉光武帝比肩的“中兴之主”。
我想来想去,赵构也没有任何资格和刘秀并列,如果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的话,无非就是这俩人都是一个被拦腰斩断的王朝的下半阙的一代目罢了。实际上,他赵构充其量不过就是个腹黑加强版的司马睿。
在《宋史-高宗本纪》的末尾,史官的赞词是这么评价的:
周传九世而厉王死于彘,宣王复立而继周;
汉传十有一世而新莽窃位,光武复立而兴汉;
晋传四世有怀、愍之祸,元帝正位于建邺;
唐传六世有安、史之难,肃宗即位于灵武;
宋传九世而徽、钦陷于金,高宗缵图于南京。
六君者,史皆称为中兴,而有异同焉。
元朝的修史者们,把少康、周宣王、刘秀、司马睿、唐肃宗和赵构并称为“中兴”。而就连作者自己,也只是说“史官们虽然都把其称为中兴,但是却各有不同”。
萧王、琅琊皆出疏属,少康、宣王、肃宗、高宗则父子相承者也。至于克复旧物,则晋元与宋高宗视四君者有余责焉。
无论是传承,还是使命,赵构都和刘秀有很大区别:赵构是皇子,刘秀只是一个没有任何贵族头衔的宗室;赵构要克复领土,而刘秀则是推翻王莽。相比起来,司马睿和赵构更加接近。
而后的史官们批评的就更加直接了:
然当其初立,因四方勤王之师,内相李纲,外任宗泽,天下之事宜无不可为者。顾乃播迁穷僻,重以苗、刘群盗之乱,权宜立国,确虖艰哉。其始惑于汪、黄,其终制于奸桧,恬堕猥懦,坐失事机。
甚而赵鼎、张浚相继窜斥,岳飞父子竟死于大功垂成之秋。一时有志之士,为之扼腕切齿。帝方偷安忍耻,匿怨忘亲,卒不免于来世之诮,悲夫!
相比起来,赵构的正统性比刘秀、司马睿都要高(司马睿甚至还被《晋书》、《魏书》等正史记录为通奸所生的孽种)。而由于受到外族入侵的影响,此时的北方大地一心向宋,如果赵构振臂一呼,百万之众为其赴汤蹈火也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
即位之初,赵构的形势是一片大好:内有李纲为宰相,外有宗泽在东京留守。然而就是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之下,赵构却生生把好牌打的稀烂。直臣们纷纷被驱逐,名将们也纷纷凋零,反倒是大批大批的奸相开始秉持朝政,最终造出了秦桧这么个百年不遇的大宝贝。
这样的情形,使得元朝的史官们也不顾为尊者讳的立场,痛心疾首地说:
“帝方偷安忍耻,匿怨忘亲,卒不免于来世之诮,悲夫!”